11月29日上午,《冬藏蓄势,新春待发——第四期植信中国财富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上海发布,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对《报告》内容进行了解读。
《报告》显示,今年来各类资产产品收益率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例如,2022年以来(1~10月)公募基金各类型产品累计收益率显著低于去年同期,其中QDII、股票型基金累计亏损28.9%和25.2%,混合型基金也平均亏损20.1%,债券型基金累计收益率较上年同期下降过半。
《报告》侦查显示,37%的受访者预计2023年会更换投资机构,最主要原因是老机构收益不达预期且新机构产品预期收益更高。
此外,受不确定性较高的市场环境影响,《报告》侦查显示,受访家庭中使用银行作为主要理财渠道的比例较上期持平,证券公司作为主要理财渠道的比例较上期下降1/3,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作为主要理财渠道的比例较上期上升近30%。
各类资管产品收益率纷纷出现下降
图片来自:《报告》
受市场波动影响,今年来各类资管产品收益率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报告》显示,2022年以来(1~10月)公募基金各类型产品累计收益率大多显著低于去年同期,其中QDII、股票型基金累计亏损28.9%和25.2%(去年同期分别亏损4.3%和盈利10.54%),混合型基金也平均亏损20.1%(去年同期盈利9.12%)。
少数今年盈利的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型基金的收益率大都较去年同期出现下降,其中债券型基金累计收益率较上年同期下降过半。
银行理财产品今年的收益也不容乐观。2022 年前4个月,随着权益市场的持续下跌,银行理财破净比例从1月的5%上涨至4月的12.8%。5月、6月破净比例逐步下降,三季度则再度抬升,截至9月银行理财破净率约8.7%。
此外,头部私募业绩普遍下跌,今年1-10月,92家有业绩披露的百亿私募管理人年内平均收益为-10.94%,其中仅13家取得正收益,赚钱私募占比14.13%。
《报告》显示,本期植信中国财富指数中的家庭财富指数较上期下降7个百分点,反映居民财富的保值压力继续增大。具体而言,过去6个月家庭财富净增长比例有不同程度降低;金融投资收益减少是导致家庭财富增长放缓的首要因素;总资产在2000万以上的家庭对各类风险的担心程度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侦查显示,37%的受访者预计2023年会更换投资机构,最主要原因是老机构收益不达预期且新机构产品预期收益更高。50%选择不会更换机构的受访者也将投资收益排在较高位置。说明满足和超过收益预期是投资者对财富管理机构的核心要求。
此外,《报告》侦查显示,受访家庭中使用银行作为主要理财渠道的比例较上期持平,证券公司作为主要理财渠道的比例较上期下降1/3,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作为主要理财渠道的比例较上期上升近30%。说明在不确定性较高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对具有明显特色(如银行代表“稳健”,券商代表“高风险”)的机构变得更谨慎,对提供多元化资产配置服务的机构(如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关注度提升。
不过,《报告》也指出,投资者对2023年流动资产投资相对乐观;2023年投资者关注中高风险资产“触底反弹”可能出现的超额收益;多数人将提高收益和保值增值作为2023年资产配置最重要的目标。
投资者遵循“先选机构,再选顾问”思维模式
与此同时,《报告》还对财富管理市场呈现出的八个重要变化进行了剖析,其中包括:
家庭财富规划意识增强。《报告》调研显示,本期各项财富规划的平均评分均较上期有明显提升,其中现金规划、保险规划和养老规划评分分别比上期提升1.6分、1.5分和1.1分,排名前三。这一变化反映了宏观环境的影响:国外政治经济动荡不安,国内疫情反复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凸显。外部环境压力下家庭收入的下降使家庭更加注重各类财富规划以合理高效使用资金,此时专业机构和顾问的建议具有重要参考意义,预示着财富管理机构未来大有可为。
投资者对房地产投资偏谨慎,2023年对房地产金融资产信心上升。《报告》调研显示,选择持有房产的比例为48%,仍高于选择出售的比例(40%)。资产等级相对较弱的受访者更愿意选择持有房产。而有部分资金实力较多的受访者心态有所波动,对房地产市场存在担忧情绪,倾向于出售不动产增加流动性资产比例。大部分选择投资房产的受访者青睐国内商品房市场。相比于受访者此前对实物房产的看法较为谨慎,对房地产金融资产则多了一分信心。2023年受访者对地产股和房地产ETF感兴趣的比例达到三成,其中,一线城市和资产规模相对较高的受访者信心更足。
为平衡金融资产风险,投资者在流动资产中增持黄金。《报告》调研显示,近60%的受访家庭将黄金占流动资产的配置比例保持在5%-20%区间,且有44%的受访家庭考虑在2023年增持黄金。《报告》认为,金价本身疲软并未影响黄金本身避险、抗通胀、资产多元化功能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投资者对实物黄金尤其偏爱,远超其它黄金投资方式,表明了投资者更看好黄金作为长期“硬通货”的独特属性。
信托投资者信心回暖,资产管理信托和资产服务信托有望成为行业发展亮点。本期信托持有比例止跌企稳,较上期增0.3个百分点,与信托业务规模变化同步回暖。近四成受访者表示2023将会投资信托产品,这主要得益于信托产品较高的稳定收益。信托投资者主要以高净值人群和激进型投资者为主。随着融资类信托的持续压降,信托预期收益率将逐步下降,客群结构和产品结构还将持续优化,资产管理信托、家庭信托、家族信托的比重将逐步上升。
投资者对专业机构的信任度提高,对理财顾问采取“先选机构、再选顾问”的方式。《报告》显示,二线城市投资者较一线城市投资者对财富管理机构信任度更高;500万至1000万元和2000万元以上总资产投资者相较1000至2000万元以上总资产投资者对财富管理机构信任度更高;激进型和稳健型相对保守型投资者,对财富管理机构信任度更高。而无论境内或者境外,投资顾问来自于金融机构或公司推荐的比例都较高,境内为54%,抖客网,境外则为50%。从受访群体的侦查数据可以看出,投资者在寻求财富管理专业服务时仍遵循“先选机构,再选顾问”的思维模式。对机构投研和风控系统的信任高于对理财顾问个人专业能力的信任。
原标题:【 《第四期植信中国财富指数报告》发布:因收益不达预期,近四成受访者预计2023年会更换投资机构 】 内容摘要:11月29日上午,《冬藏蓄势,新春待发——第四期植信中国财富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上海发布,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对《报告》内容进行了解读。 《报告》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182256.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